close
用"東方醫學/ 中醫" 角度看濕疹
Sources from: http://www.icarebeauty.com.hk/medical4.htm
*東方醫學(濕疹)
A.東方醫學(濕疹成因)
東方醫學認為濕疹是由風熱內蘊,加上外感風邪,風濕熱邪等問題,令症狀顯於肌膚,濕邪內因是最主要因素,濕邪症狀千變萬化,而濕疹症狀更變化多端,慢性濕疹傷營血而成濕熱,濕疹又傷陽(燥熱生風)而生風、外表皮膚、濕疹有風、燥、濕熱等症狀。
B.*東方醫學(針炙治療)
主要穴位 | 曲池:驅風 |
太沖:疏肝理氣、驅風 | |
三陽交:去濕、內分泌 | |
血海:補血養血驅風 | |
足三里:調和血氣、健脾胃 |
*東方醫學(中藥方劑)
A.內服方劑:金銀花、干菊花、川黃蓮、土茯苓、玉米仁、防風、蟬衣、生甘草
*因應個人體質,藥劑需加減
*必須遵醫服 B.東方醫學(外用方劑)
(1) | 急性:蘇木、防風、蒼朮、土茯苓、艾葉、地膚子(水煮清洗患處,日洗2次) | |
(2) | 惡急性或慢性: | 需加:蒼朮、黃柏、黃蓮、青黛、冰片、樟腦、月石、枯礬、以蒼朮、黃柏、黃蓮焙乾磨粉過濾、再混其他磨粉,制成洗劑清洗傷口後,以粉末擦於患處。 |
*傳統西醫治療
1. | 口服抗組織胺止癢,效果短暫。 |
2. | TriamCinolone Acetomide液每月注射可控制症狀 |
3. | Hydroxyzine有效,但可致頭暈不適。 |
4. | 濾固醇效果顯著,副作用高,並不能長期使用,不能用於嚴重濕疹。 |
5. | 消炎藥如彎莓素或Dicloxacillin或有幫助,主要因消炎藥能殺滅金黃色葡萄菌及因葡萄菌引發肥大細胞分泌而致痕癢。 |
6. | 使用安靜劑治療因濕疹不適引致情緒不穩。 |
*西醫治療治標尚可,治本較難,後遺症太多,若患者使用類固醇口服或針藥壓制病患,患者免疫下降,會令今後調理治療帶來困難。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