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難纏體質使然

葉慧昌中醫師  葉慧昌中醫診所院長 聯合報

潮濕悶熱的夏天,是濕疹老病號最難過的季節。許多濕疹患者流連於醫院和診所,塗抹的藥膏起初有點療效,後來就愈擦愈不靈光。

夜裡癢起來會影響睡眠,白天癢起來會影響工作及生活。病兆若是長在手上,便尷尬得不敢與人握手,若長在暴露之處,則因為有礙觀瞻而自卑,就算長在身上隱密之處,也足以讓自己惡心而難過。


這些難堪,除非身歷其境,否則很難瞭解箇中滋味。

濕疹通常是對稱分布、反覆發作,而且千萬不要以為有濕濕的疹子才是濕疹,因為隨著病情的演進,濕疹的表現是極其多端的。

例如在急性期皮疹是以紅腫、水泡為主,亞急性期以潮紅、落屑為主,慢性期則以表皮增厚、落屑為主,皮膚反而是乾乾的。

濕疹的病因極為複雜,且患者多具過敏性體質,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都可分為外因性和內因性。

西醫的外因性濕疹指的是碰到刺激性、過敏性物質所引起者,內因性濕疹更是與自身體質有密切的關係。

因此,舉凡清潔劑、有機溶劑、防腐劑、植物、藥物、染料、動物性蛋白質食品、香料、食物添加物等都可能是罪魁禍首,甚至陽光、情緒等都會扮演著推波助瀾的角色。

中醫則認為濕疹與「濕」息息相關,內因性濕稱為內濕,是指胃腸功能不佳,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吸收,形成濕濁之氣停留在體內,久而久之,鬱而化熱,形成濕熱的體質,就如同垃圾堆積久了,會腐爛出水,積熱冒煙,帶來熱氣一樣。

至於外因是指外來風邪、濕氣的侵襲,這當然包括了許多過敏原的刺激。

中醫強調「濕邪」的特性是黏膩難除,也就是死纏不放、揮之不去,此即濕疹不易根治的原因。

急性濕疹多屬中醫所謂的「濕熱」型患者,患部皮膚焮紅發癢、粟疹成片、水泡滲液、脫皮或結黃痂,偏熱者皮膚較為紅腫、焮熱,若兼風邪更是劇癢難忍,並可能有口渴、心煩、便秘、小便深黃量少等不適,適宜用清熱除濕湯加減來治療。

偏濕者皮膚水泡較多,抓後糜爛有滲出液,並可能有疲倦、胃口欠佳、大便拉稀等不適,宜用除濕止癢湯加減來治療。

至於慢性濕疹則要注意「脾虛夾濕」的問題,由於病程日久,皮膚暗淡不紅、滲液少且清稀、可有淡黃色脫屑或結痂浸潤的斑片,病患多半臉色蒼白,並有胃口不好、腹脹、大便稀軟等脾胃症狀,宜用除濕胃苓湯加減來治療。

此外,還有部份慢性濕疹是屬於「血燥」型,其皮膚會變得粗糙、肥厚,表面有抓痕、血痂,膚色暗甚至有色素沉著,宜用潤膚丸加減來治療。

濕疹患者應避免酒、咖啡、辛辣刺激、油炸的食物,飲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保持排便通暢。至於荔枝、龍眼、榴槤、芒果等夏天常見的水果由於屬於熱性,應該少吃以免火上加油。不妨多食綠豆、薏仁、冬瓜、蓮子、苦瓜等食物,可清熱利濕又可健脾益胃。

日常生活宜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不要過度搔抓,以免破皮而導致細菌感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ca042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